找到相关内容34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心路峥嵘

    离开H大学的那一时刻。那天夜里很冷,我照例坐在宁静而柔和的烛光下沉思。我在日记中写道:“人生是短暂的,一次性的,不可逆转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现在不去说自己想说的话,什么时候说?如果你现在...

    黄明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2339094.html
  •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呼吁共建和谐世界

    (倒U曲线的“拐点”),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倒U曲线的转折点,开始向倒U曲线的右侧逆转)。达到这个拐点需要人均GDP达到的数量,美国是11000美元,日本是8000美元,德国是7500美元,中国人口多...

    叶小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5039191.html
  • 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

    重新做人,从头作起,以重新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创造自己的事业。再如一些功德累累的,若居功自傲,或因步自封,则当警惕一念逆转,衰相即露,稍不留意,反成苦境。  智者大师在领悟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之时,有一种...

    冯学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10739362.html
  • 刍议未来中国佛教的发展模式

    佛教事务管理,就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当然,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成立与健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佛教事务更快更好的发展,一定要防止越俎代庖甚至危及僧宝主体地位的事情与现象的发生,否则,佛教就不是...

    释来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2139827.html
  • 佛教的环保思想(一)

      在开始本文的写作之前,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在这里,我不想再重复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报道和数据,相信这对于每一位真正关心环境问题的人都不是新鲜的话题。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就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展开论述,相信在这一点上,应该也不会有人公开地表示反对。但问题是,为什么环境恶化始终得不到有效的逆转?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还能够对它的痊愈抱有乐观的态度...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1941302.html
  • 始觉与慈悲

    和诚心的慰劝,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因此更加容易明白自心的本觉真如。尤其是在死亡将要来临的时候,放下色身肉体的执著将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了,此时的灵性也更加活跃,平时几乎...

    达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0141653.html
  • 也谈僧伽禅修

    —心理等学说的盲区,基督徒尚知道人类只是品尝了智慧之果,并没有品尝到生命之果。所以当代师僧务必要以禅修为务,以卓绝的禅修实践,亲证我佛所示的境界以昭示众生,教化众生,以逆转当今五浊恶世、...

    冯学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5741854.html
  • 科学和佛教

    量子不连续的概念与经典理论的矛盾使他精疲力竭,闷闷不乐地度过余生;还有个波尔兹曼,他在用牛顿理论研究微观粒子的可逆转过程与宏观的热力学研究中熵行进方向的不可逆转过程的矛盾里弄得非常苦恼,自己做了开创性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1042478.html
  • 中国汉传佛教的三大社会功能

    甚至包含整个社会(共业)。如果共业超恶,个人即使一心行善也难逆转。群体的作为终究还须群体承当。中国宗法社会的衰落主要也是自身内部一系列“因”演变之“果”。而且,即使善业,也有偏、正之别。所谓“偏业”,即...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1743876.html
  • 泛谈现今佛学研究的三个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末,汉语思想界又一次经历了与“五四运动”类同的文化启蒙。“四五”运动的最初动机是想促使政治话语的霸权解体,而随着意识形态的剧烈变化,紧跟着的是西风东渐、全面开放、市场经济等等各个方面不可逆转的改革。与此同时,华夏大地上自“五四”以来逐渐消隐、“四五”之前几乎万劫不复的种种“传统文化”悄然热了起来,刹时间万川竞流,鱼龙俱起,一发而不可收。作为东汉以来汉地民间信仰主体的佛教,其表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3344464.html